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
雪山山脈縱走~~北宜屋脊段 紅柴山、中嶺山
領隊:Taiwangogogo
參加人員:阿來兄、良民兄、Zax林大哥、鉦棋、Taiwangogogo 、大ㄎㄚSimon
記錄:大ㄎㄚ(Simon)
因天氣惡劣,第一天抵中嶺古道獵寮後決定回撤,因此實際行程多了一天:
Day1:福山植物園→紅柴山→中嶺古道(宿)
Day2:中嶺古道→中嶺山→崙埤(回撤)
行程記錄:
(D0) 2008/05/29 大伙1930台北車站集合出發,夜宿礦場產道編號12轉彎處(可能是避車道編號),未來數日雖然天氣預報不佳,至少今夜仍滿天星斗,抱著僥倖好天氣的期望,早早進入夢鄉.
(D1) 2008/05/30礦場產道登山口 → 中嶺古道(宿)
天氣上午OK、下午綿綿細雨、傍晚豪大雨
原先計劃從福山植物園起登,因園方擺明不歡迎(應該說禁止)山友借道園區登紅柴山,加上園區0900才開放入園,時間點也太慢了,因此改從礦場產道登山口起登,
0420 晨喚,偶爾傳來山羌吼聲,仍算一夜好眠.
0530 出發.
0533 經過13號避車道轉彎,不久即抵路右紅柴山◇登山口,路條不少,往上進入後似乎是走在廢礦場的路上,切上一段山坡再接上廢礦路,轉左再上小坡,有些小芒草區,通行無礙
0541轉右陡下溪谷近日多雨濕滑難行.
0549 ◇下抵溪谷,踏石過溪,水量充沛,紅柴山前唯一水源,過溪後一路陡上.
0652 上稜,應是測量路徑,左往紅柴山,右下路跡不明不知何往,經兩段抖上兩顆台灣精密導點.
0748 ◇接鞍部前主稜叉路,箭竹夾道,左往紅柴山,右往福山植物園,眼前三個連續山頭,最右側的應該才是紅柴山,上到第一山頭前.灌叢瘦稜上,270度景觀一級棒,從西南向順時鐘方向依續可環視大雪山區延伸而來之雪霸聖稜線、巴博、插天、烏來週圍諸山、還可點名阿玉至鷹子嶺之五大名山、蘭陽平原、龜山島、三針後山…….美不勝收
0905 一顆巨大杜鵑.
0950 ▲陡上登抵紅柴山,腰繞第二山頭時,路況差不好走,須特別小心.芒草中無展望。山頂旁林下遮蔭處,大休息補充早餐,因為兩位山友誤食不潔早餐,有食物中毒現像,沿途走走停停,到此地時,已比預計行程慢了一個多鐘頭.
1020 出發,續行循南向寬稜緩下,約8分鐘緩坡後,開始陡下.
1042下降到有一顆九?樹鞍部,休息順便往左右探看是否有水源.
1210 杜鵑樹山頭休息10分鐘.
1225 枯木小空曠地.
1237~1306 抵980m山頭前附近,多鳥鳴,大休息.
1330 ◇經窄稜下接中嶺古道最高越嶺鞍部叉路,左後是往崙埤中嶺古道,直行原通往哈盆古道已崩塌不通,右下叉路是替代捷徑避開崩塌段,小休後續行往崙埤,路跡寬大清楚,不斷腰繞.
1410~1510 ◇抵山谷小溪(308536/2736029 777m),水量充沛是◇穩定水源,休息的好地方,開爐泡茶,喝咖啡配點心.
1540 ◇抵縣界鞍部,芒草間寬平的開闊地,有舊文山林區管理處立的一老舊鐵柱縣界木牌,前行一小段路後右側即往中嶺山叉路,先往前到右側附近獵寮休息,原先預計到中嶺池紮營,因雨勢漸大,改在獵寮過夜,寮內起營火,大家圍火夜聊山經,也是人間快意事一件,入夜後毫雨不斷,內心不由憂慮後續行程.
(D2) 2008/05/31中嶺古道→中嶺山→崙埤(回撤)
天氣:仍然細雨不斷.
0540出發,回縣界木牌附近中嶺山叉路,往中嶺山,朝西不久便沿溪繼而溯溪上行,接著一路急陡上西北稜,漸轉為西南向,非常濕滑難行.
0618 終於脫離連續陡坡段,轉為朝南寬稜續行.
0650~0715 ▲抵中嶺山,寬稜山頭,無基點,林中無展望,由於天候不佳,未來幾天又是毫雨特報,安全考慮領隊決定由此下撤,後續行程擇期再走.
0737 ◇過中嶺池叉路.
0755叉路,右緩左陡殊途同歸,不久即會合.
0810 ◇下抵崙埤池叉路,右往崙埤池,左轉後隨即接中嶺古道倒木叉路,左經縣界往哈盆.直往崙埤山或下礦場產道出大同.
0815出發,不久即叉路,直往崙埤山,取右下.
0825下抵矮芒草區產道盡頭大空曠地,取捷徑下接產道後,順產道行,等松哥開車來接駁,到羅東轉車回台北.
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
挑戰尖尖鋸齒 驚嘆杜鵑花海~畢祿山縱走羊頭山
成員
領隊-zax
嚮導-jamil
記錄-mori
◎畢祿山 三等三角點 NO.6368 H3371m,百岳排名38,八瘦之一。關於畢祿山名稱取自於畢祿社(Pilu)。畢祿山早期的登山途徑,在台灣百岳全集中記載,「由中央山脈主稜再往北循舊警備道而行」,此警備道路線在大正二年(1913)9月中旬日人為了次年「太魯閣理蕃戰爭」作準備,因此有了第三梯次的「合歡山方面的探險」高山偵查活動,當時的指揮官山本新太郎在其覆命書中,寫到通往「內太魯閣蕃道路」有四線,其中第四線就是此線。大正三年(1914)五月五萬分之一的「蕃地地圖」中已明顯畫出此路比對現今的地圖,路由東合歡山和合歡山的鞍部(今武嶺),續行沿北合歡山東北部(大致循現在的花蓮縣和南投縣的縣界),至北合歡山鞍部(今大禹嶺) ,隨後循稜走木卯山、2939峰、畢祿山南峰,由此走鋸山連稜至東峰附近下切華祿溪(瓦黑爾溪上游),沿溪經洛韶社、庫莫黑爾等社至西歐卡夫尼(Seraokfuni)。在1914年太魯閣理蕃戰爭,陸軍第二守備岸田和大隊,就是採循此路線進兵攻打瓦黑爾溪岸各部落。當時蕃地地圖上雖已經標示出畢祿山山名,但是實際上未提到任何的登頂的紀錄。根據台灣登山小史記載,直到昭和三年年底至昭和四年初(1929)才完成首次登頂。但自四大天王之一丁同三前輩,首先採用820林道路新路線後,舊路遂遭廢棄。不過現今路線一日單攻,仍需花費11小時以上。其他各線除會師外已少有人行。
◎羊頭山 三等三角點 NO.6354 H3035m,百岳老么,亦是八瘦之一。羊頭山的命名,應該和其外貌似羊頭有關。羊頭山在1914年的蕃地地圖並未標示其山名,直到到昭和年代的陸測部的地圖才明顯標出。羊頭山在日治時代,原本是座默默無名的山頭,其登頂時間在台灣登山小史中並未提及,推測應在昭和年代。不過自從民國六十一年(1972)十二月五日,四大天王之一林文安前輩在此成立百岳俱樂部之後,從此聲名遠播,開啟了一波接一波台灣百岳的登山風潮,至今雖然百岳的風潮稍退,仍有不少人以完成百岳為志願。羊頭山往昔登山路線是沿乾河床而上,不過在2300~2750m因坡度過陡,每當有大隊人走過後容易造成土石鬆動,時常發生落石擊人,造成死傷的不幸事件。有鑑於此太魯閣國家公園於民國九十三年(2004)年五月起重新實地勘查新路線,並於當年十月一日開放,此新路線在中橫公路133.1K處,即舊路登山口西側40m附近。此新新路雖較舊路迂遠,但路線較安全且沿途動、植物豐富。路徑全長4.1K,一日單攻來回約需8.5小時。
日期: 2008/05/24~2008/05/25
人員: zax、jamil、lihau、mori
行程紀錄如下:
5月23日 天氣:午後有雷雨
19:30 安坑交流道集合後,上國道三南行下草屯交流道,接台14線至霧社仁愛分局辦理入山證,隨後改走台14甲線到大禹嶺,過合歡隧道旁台8線111.8K 820林道畢祿登山口已是隔日凌晨00:40。於林道柵欄門前紮營。
05月24日 天氣:多雲
05:13 整裝後出發,過柵欄門開始踢820林道。
05:21 林道寬大好行,隨處可紮營,經第一處石礫崩坍地。
05:33 路旁多咬人貓,一不小心,就會慘遭咬傷,過第一水源。
05:52 過第二水源,H2551m。
05:56 過第三水源。
06:22 第二崩坍地,H2588m。
06:55 過第四水源。
07:01 松木林營地,有石頭可當椅坐。
07:14 過第五水源。
07:17 過第三崩坍地。一路前來林道上咬人貓到處都是,蔚為奇觀!
07:28 過第六水源。
07:31 過第七水源。
07:38 過第四崩坍地。
07:41 8.2K鐵皮工寮,H2581m。林道往後縮小,路況變差。
07:58 過第八水源。
08:16 拉繩下切溪溝,上方有個美麗瀑布,這裡的水質相當的清澈冰涼,在此休息片刻,取二公升今明用水,H2572m。
08:26 續行,遇陡溝拉繩而上,隨後下到最後小溪水源地。往後開始上稜,這裡才算是畢祿山的真正登山口,H2585m。約有800公尺,這要是人命的陡坡,正在等著你挑戰!
09:38 一路上行,結果發現此陡坡路,居然沒有盡頭,終於來到一小平台可休息。
09:52 遇小岩壁拉繩而上。
10:05 續行爬上約7米的大岩壁,有樹枝和繩可拉,到達頂端已是上氣不接下氣。
11:25 往後還是永無止境的陡坡,已是累得只好作烏龜般的爬行。二個星期的咳嗽未好,體能上大受影響。往後情況更糟,只好走幾步,就休息一次,老牛拖車般,好不容易到達往畢祿山的叉路口,終於暫時可以鬆了一口氣。
11:37~11:47 輕身登上畢祿山,三等三角點 NO.6368 H3371m。原有360度的展望,可惜已是大霧瀰漫,只能看到西南邊的七座鋸山連峰。若續行可縱走北二段,取原路退回。
11:50~12:28 回稜線叉路口空地午餐。換掉濕衣服,喝些熱飲,頓時體力大半。往鋸山連峰邁進。
12:37 開始下坡鑽箭竹林,遇滿山滿谷的森氏杜鵑花海,真是美不勝收! 這一趟值回票價。
12:51 又開始往上,可能到達資料上所說第一峰,H3358m。
13:28 過後即右下,又上第二峰,於其前方鞍部,看到一座屏風似的高峰,應是第三峰,好在沒有取稜線路,而取其左下往山谷。
14:06 下到乾溝路,隨後往上腰繞過第三峰後,山徑往下行,隨後爬上岩石嶙峋的獨立高峰,可能是第四峰或第五峰,沿著斜坡峭壁而行,終於到達頂端,此時可看到畢祿山頭有人影。
14:48 鋸山 H3275m,無指標牌。(GPS H3329m)。
15:06 下坡路,鑽箭竹林,抵第一營地,此營地凹凸不平,並非好的營地。
15:58 往上爬行隨後下鞍部,抵第二營地。此營地雖有些傾斜,不過看來比第一營地較適合紮營。
16:14 續往下行到達資料上所說的鋸東前鞍營地,此營地不大,只能容個人帳3頂。但較為平坦,今晚就在此紮營。
5月25日 天氣: 晴午後有雷雨
04:00 因2:10睡飽起床收帳棚、煮早餐,決定提早往羊頭山出發。
04:12 天黑小心鑽箭竹林找路,走二分鐘又有一營地,稱第四營地。續下行,又發現一營地,稱第五營地,還留有鐵製鍋子。由此往左下行,此路不對,遂往前有往右叉路。
04:52 往上稜路,途中右方透空點,可展望奇萊北峰、屏風山。
05:04 又有一展望點,視野和前一山景大致相同。
05:10 過鋸山東峰 H3035m,此東峰是一平坦的山頭。
05:21 到達三叉峰,換輕裝取直行往羊頭山1.1K,右下慈恩隧道3K。
05:40 陡下連過二道拉繩。
05:46 下到鞍部。
05:51 再往上爬,隨後往下小心走過碎石坡。
06:12 續行往上沿崖邊稜線路而行,有時走腰繞,有時循稜而行,爬上小段石壁,來到往羊頭山100公尺的指標牌。
06:18~06:48 續上,沿岩稜而行,沿途可見紅毛杜鵑,抵羊頭山 三等三角點 NO.6354 H3035m。360度好展望,前天的甘苦早已經拋至九霄雲外。東北到西方望去:中央尖山、無明山、鈴鳴山、畢祿、鋸山;西南方展望:合歡山、合歡北峰、合歡東峰、奇萊北峰、屏風山;東到東南方遠眺: 清水大山、三角錐山、立霧主山、盤石山。飽攬群山後,依依不捨的原路折回。
07:45 三叉路出發。
07:55 指標牌L-2700公尺。
08:03 拉繩而下。遇到爬羊頭山山友一問之下是早上05:30出發。
08:13 松針小平坦地休息,有L-2100公尺指標牌。往下2分鐘有一寬闊的營地。
09:27 下木梯路。途中又遇到一隊06:00出發的山友,百岳老么果然人氣旺。
09:45 續下拉繩陡降路。
09:59 下到慈恩明隧道羊頭新登山口,H2047m。台8線133.1K。在此攬到一位李先生的車,載我至畢祿登山口取車。
11:30 回到慈恩隧道載隊友,這時花蓮客運的車子剛到。若攬不到車子的山友可撘此車回大禹嶺。由此取道太魯閣,順遊天祥、岳王亭、九曲洞,由宜蘭回安坑結束此行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